一、项目名称:
华南沿海地区重点肠道传染病病原体变迁规律及防控集成技术应用
二、推荐单位及推荐意见:
华南沿海地区具有亚热带气候、丰富的海产资源以及与国际往来频密,肠道传染病消长和病原体变迁具有不同于内陆地区的特点;既往基于病例监测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存在缺乏立体全链条监测网络、肠道病原覆盖面低且时效性和精准性差、防控措施粗放等重要问题。
该项目历经15年,围绕霍乱、诺如病毒感染、手足口病等重点肠道传染病,通过创新性构建肠道传染病“人-物-环境”同防多病原立体监测体系、率先建立多种类样本的肠道传染病病原的分子诊断及溯源平台、创新建立基于“人-物-环境”同防模式的肠道传染病多维度精准集成防控体系进行了系列研究。
该项目获专利2项,出版专著2本,发表论文20篇,编写技术规范10项,制作科普视频2个,建立了全国领先的肠道传染病病原菌毒种/生物样本库和271名承担传染病防控人才队伍。项目成果在卫生、教育和食品安全系统等推广应用。
该项目立题科学、新颖、实用性强,有明显突破和创新,显著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,提高了其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,对指导、规范和带动引领全国肠道传染病精准防控有重要价值,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
三、项目简介:(项目简要介绍,技术路线,创新点及项目产出。)
1.立项背景:肠道传染病是全球范围流行的重要传染病,随着新病原体的出现、人口流动不断增加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,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。华南沿海地区具有亚热带气候、丰富的海产资源以及与国际往来频密,肠道传染病消长和病原体变迁具有不同于内陆地区的特点。既往基于病例监测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存在缺乏立体全链条监测网络、肠道病原覆盖面低且时效性和精准性差、防控措施粗放等重要问题。
2.主要创新:项目历经15年,围绕霍乱、诺如病毒感染、手足口病等华南沿海地区重点肠道传染病,通过创新性构建“人-物-环境”同防多病原立体监测体系、建立多种类样本的肠道传染病病原分子诊断及溯源平台,多项技术国际率先,掌握了华南沿海地区肠道传染病消长和病原变迁规律;创新建立“人-物-环境”同防模式的肠道传染病多维度集成防控体系实施精准防控。
3.成果产出:在“863计划”国家科研项目1项、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点传染病防控研究项目1项和课题7项(其中国自然课题1项)支持下,获专利2项,出版专著2本,发表学术论文20篇,制作科普视频2个,编写技术规范10项,建立全国领先的多样化的肠道传染病病原菌毒种/生物样本库。
4.人才培养:培训了现场流行病学骨干189人、实验室检测骨干82人;培养了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名、博士1名、硕士5名。构建了传染病预防控制人才网络,并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5.推广应用:项目成果在卫生、教育和食品安全系统等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应用。
6.经济效益:2项专利成功转化,累计转化金额45万元;指导企业优化检测产品,开发试剂盒在全国推广应用,2020-2022年累计销售350万元;创新疫苗同时接种技术,有效提高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接种率,优化疫苗接种技术后2020-2022年疫苗较2017-2019年增加销售额4367万元;估算2020-2022年共节约肠道传染病治疗及监测费用3.6亿元。
7.社会效益:肠道传染病流行规模得到有效控制,对人民身体健康危害显著下降;快速识别肠道病原,指导临床医生规范诊疗,减少抗生素使用;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诺如病毒监测网高度评价,作为WHO新发传染病监测合作中心为全球传染病防控贡献案例,产生了国际影响力。
8.成效:显著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,提高了其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,为开展新发传染病防控有重要参考价值,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,对指导、规范和带动引领全国肠道传染病精准防控有重要价值,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
四、主要支撑材料目录(被引用论文题目及作者)
五、主要完成人及完成单位情况
六、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名情况
公示单位: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
2023年4月11日